上海鲁迅公园的历史及故事有哪些?
鲁迅公园的前身:虹口公园
鲁迅公园,原称虹口公园。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在界外的北四川路底购得农田237.288亩,在此圈地筹建万国商团打靶场,由英国园艺设计师,根据英国格拉斯歌体育公园模式,建成"虹口***场"。1905年改建为虹口体育游戏场和打靶场。1922年改名为"虹口公园"。
虹口公园原是一个以体育活功为主的综合性公园,在1935年江湾体育场建成以前,是上海最主要的体育活动场所。在公园局部开放时就设有网球场,以后又陆续增加了曲棍球.草地滚木球.高尔夫球.足球等球场。1914年共有3.29万人次来园参加各类运动,几乎占年游人量的二成。公园甚至还举办过国际性比赛,比如美国与日夲的职业棒球赛都曾在此举行。
鲁迅与虹口公园
鲁迅1927年10月从广州来到上海,在上海整整生活了9年,他曾多次来到虹口公园。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这时人们将虹口公园改为鲁迅公园,但因为种种原因沒有成功。
新中国成立后,将公园和体育场分开,命名为虹囗公园和虹口体育场。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校(现东北大学)。“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
别名
长庚、风声、尊古等
出生地
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
鲁迅去过青岛鲁迅公园吗?
青岛鲁迅公园1950 年以前叫海滨公园。1931年,时任青岛***沈鸿烈将此前的“若愚公园”改名为海滨公园,“若愚”是沈鸿烈的前任胡若愚的名字。青岛解放后,1950年为纪念鲁迅先生才改名为鲁迅公园。
1913年8月,鲁迅在日记中记载:“三日晴。在舟中。夜十二时抵青岛。四日晴。在舟中。下午三时发青岛。”这是他自己记载的唯一一次与青岛近距离接触。在其他资料里再也没有查到关于先生来青岛的记载。
至于为什么叫鲁迅公园而不是叫诸如老舍、梁实秋、臧克家、王统照公园,主要是当时改名字时是经过青岛各界人士投票选定的,这里除了与鲁迅先生的名望有关外,其他一些文学巨匠大部分还健在,健在的人就不存在纪念之说了。
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虽然鲁迅先生没来青岛,但先生与青岛文学界的人士还是颇有渊源的。如臧克家、王统照、还有当时在青岛任教的一些文学界人士,如萧红、萧军等都有书信上的来往或者共事过。
当然还与一人有很深的纠葛。1930年梁实秋被聘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主任,此后便发生了所谓鲁迅著作被梁实秋指令下架的“逐书***”。鲁迅为此与身为馆长的梁实秋就此“论战”不止。
有文学就有文学批判,至今鲁迅先生的很多作品同样还能引起争论。这种文学氛围是好的,百家争鸣嘛!要不民国时期哪来这么多***级的人物。
不管如何,先生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他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无不在一代一代人中引起共鸣,这就是***的魅力!一代文学巨匠一定会引起人民的缅怀,把青岛公园命名为鲁迅公园就是为了让广大的普通老百姓能时时纪念他,这也是一个城市对文学的尊重!
青岛鲁迅公园牌坊上这四个字,如果从字形上看从左往右读就是“周公是鬼”。这是60年代末被“小兵”们接发出来的。据说这四个字是从鲁迅手稿里扒出来的,所以问题关键是谁找的这四个字。
青春,五月的风,新标志。在中国,风雨飘摇的日子里,五四运动似乎喊出去了欧洲的启蒙运动的精神。鲁迅是呐喊的,为的是唤醒民众。原来的海水浴场的一边,是礁石坡,后建成了滨海公园。是民国未年了。后来出于对鲁迅的纪念,就改了名。它里边是原***的水旅馆,一毛,八十年代初两毛,现在多少毛了不清楚了。反正门票是中国跳的最高的产品了。
青岛,你,东方的美少女,德国羞辱过你,日本扒开了你的乳胸,撕裂了你的脸膀,……青岛被殖民过,理当呼唤:抽刀向共勇者。我想,鲁迅公园和今天的五四广场的意义是一致的。
对了,鲁迅确实来过青岛。但是还有一次是从青岛去的日本,我就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