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源于介子推的传说?
是源于介子推的传说。
清明节大概始于周代,距今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介之推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忠臣,又名,作为不慕虚名,不计报酬的晋国国君的忠厚臣僚,留下了很多传说,被民间社会广为传颂。如"割股奉君"、"功不言禄"、"功成身退"。传说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虽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此,但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却更为流行,甚至后来寒食节逐渐被取代,许多人又把纪念介子推作说成清明节的起源。
是的。
相传晋文公重耳在逃亡的路上饥饿想吃肉,大臣介子推割肉奉君,后来晋文公去绵山找介子推,而介子推不为功利,背着老母亲躲避。晋文公 用火烧山逼介子推相见,谁料在老柳树下发现他们死了。发现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这天定为寒食节,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介子推是孝子吗?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介子推这个人。介子推又名介之推,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人,出生年月日不详细,死于公元前六百三十六年,后来又被叫做介子。他的故事就是我们的寒食节(不是清明节)的由来。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大山茫茫,晋文公想要找到介子推是十分困难的,这时有一个下属出了个主意,放火烧山,介子推为了避火就一定会出来的。晋文公听从了,命令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他愿意带着老母隐居,就说明他是一个孝顺的人,隐不违亲,值得我们称赞!
谢友邀请!历史人物,不好评论,各种时期人受的教育不同,对孝子的认识程度也不用,当时的孝子行为今天的人们很难理解,就像今天人们的各种行为原来的人也不能理解一样!回答不周,谅解为盼!
为啥是介子推?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介休市)人。
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历代诗家文人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
介子推绵山焚身的故事?
介子推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思想家和军事家,当他听闻秦军攻打自己的国家时,毅然决定焚身殉国。
他来到绵山上,面向敌方大喊:“我是北燕国红人中的一个小人物,燕国被秦国攻击,我不忍看到敌人肆意践踏我国土地,我愿以身殉国!”于是他点燃身上携带的干草,最终身亡。他的壮举感动了很多人,也成为后来鼓舞抗击外敌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