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40年开始,清王朝对外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还有没有遗漏的没有被废除的吗?
清朝进入近代以来被迫和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达一千条,随着国际局势的改变其中的一些条约被我们主动废除,也有一些国家迫于国际形势被迫放弃了在中国的特权。但是有一些条约还是没有被废除,或是已经不能废除了,这其中就是和俄罗斯所签订了一些列不平等条约,这其中主要涉及的就是领土问题,比如蒙古归属问题,库页岛问题,黑龙江以北的土地以及西北大片领其中包括唐努乌梁海,这些领土都是俄罗斯通过卑鄙的手段逼迫清王朝签订的,后来这些领土也被承认了。
1858年沙俄趁英法联军侵华的时机趁火打劫逼迫黑龙江将军弈山签订《瑷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以及库页岛地区割让给俄罗斯,大约60万平方公里,把黑龙江以东地区划为中俄共管地区,在黑龙江流域只准两国船只航行。后来八国联军侵华沙俄将黑龙江以东地区侵占,并驱赶当地的中国居民徒步穿越黑龙江,很多人被虐杀,这就是江东64屯惨案。当初弈山私自签订《瑷珲条约》并没有被北京承认,1860年中俄在北京签订《北京条约》,清***才正式承认,后来这个条约也没有被废除。
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规定中国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泊以南和以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俄国,现在这些土地属于哈萨克斯塔,吉尔吉斯坦以及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即唐努乌梁海)和阿尔泰共和国。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将塔城以东,伊犁和喀什噶尔以西领土割让给俄国,大约7万平方公里。1945年苏联,英国和美国签订《雅尔塔协定》,协定规定要求国民***承认外蒙古独立,这三个国家瞒着我国签订分割我国领土的协定以换取苏联对日本宣战,这个协定被称为远东的慕尼黑阴谋。
近代以来我国深受外国侵略者的蹂躏,据统计从1840年到1949年苏俄国先后通过各种卑鄙手段占领,瓜分,分割中国领土以及侵占我国属国领土总共大约有527万平方公里。而且这些领土几乎已经没有再次成为我国领土的可能,和他们签订的那些条约先后得到承认。2001年中俄签订《睦邻友好条约》第六条规定:“缔约双方满意的指出,相互没有领土要求,,,对于一些没有得到解决的地段维持现状。”这等于是承认了沙俄近代侵占我国的领土。
民国继承了不少这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等到蒋介石败退台湾,共和国成立;***决定另起炉灶,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和国中央***一律不承认,只承认跟自己谈的,那些不平等条约一律废除。
不服就打,英国紫石英号***就是共和国不承认不平等条约的结果。
有,与沙皇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没有被完全废除。比如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东界约记》,《勘分西北界约记》,《乌里雅苏台界约》,《科布多界约》《伊犁条约》,《科塔界约》,《塔尔巴哈台界约》,《续勘喀什噶尔界约》,《满洲里界约》等不平等条约,涉及中国清时期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我更正一下,不喜勿喷,所谓不平等条约是针对弱者来说的,对强者来说平不平等大炮说了算。当年我们打不过人家,被人家抢了,人家也没把你当回事,等你强大了,再抢回来,人家反而会佩服你。
应该这么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宣布所有不平等条约都已经废除。当然涉及到领土***的一些不平等条约是无法废除的,比如说《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占领的领土已经成为既成事实,即使中国方面单方面废除,丢失领土也不可能归还的。
马拉喀什条约宗旨?
马拉喀什条约旨在为阅读障碍者提供获得和利用作品的机会,从而保障其平等获取文化和教育的权利。马拉喀什条约对我国生效后,将极大丰富我国阅读障碍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其受教育程度,推动我国优秀作品海外传播,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版权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巴尔喀什湖曾经是中国和俄国的界湖,它有多大?
不想回答啊,每当看到这些曾经属于我们中国的地方现在切是别人的,心里不舒服。这个湖很大,也很漂亮,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是贝加尔湖大家都应该知道吧 ,说多了都是泪。都是满清***割让出去的。
对于清朝疆域的描述“西北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曾经的巴尔喀什湖是清朝疆域西北部的界湖,是全球规模比较大的湖泊之一。
巴尔喀什湖面积超过1.8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米,是世界罕见咸水与淡水共存的湖泊之一。湖泊东西长度超过600公里,也是世界第四长湖,伊犁河供应其水量的70%左右,整个流域面积超过40万平方公里。
这里曾经是中亚降水最丰富地区之一,巴尔喀什湖明确记录中最大的面积超过2.1万平方公里,然而随着土地荒漠化与对巴尔喀什湖西部淡水的大量开发,湖泊面积不断变小。
巴尔喀什湖是西北的重要天然分界线,西汉时代设立西域都护府以后,巴尔喀什湖东南居住这大宛、乌孙等西域国家。清朝乾隆帝时期,大小和卓之乱被平定以后,这里由伊犁将军管辖。
随着近代清王朝的腐朽与沙俄入侵,19世纪通过《北京条约》与《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不平等条约,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大量地区被割让给沙俄,苏联解体后,归属哈萨克斯坦。
巴尔喀什湖是世界第13大湖,面积比四个青海湖或者五个鄱阳湖加起来还大,目前面积约1.85万平方千米,1961年面积最大时达到了2.16万平方千米。它是我国新疆伊犁河注入的地方,现在是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内陆湖。它也是世界第四长湖,东西长605千米,放到我国东部地区,它可以从北京延伸到江苏徐州北部,其宽度不一,在9―74千米之间。
我国新疆的伊犁河是巴尔喀什湖的主要水源河流,注入巴尔喀什湖的西南部,占到了湖水注入量的80%,一直在支撑着这个大湖没有干涸和快速缩小,伊犁河还曾经在巴尔喀什湖边造就了8000平方公里的三角洲地区,造就了大大小小2000多个湖泊,是土地肥沃物种丰富的地方,后来由于哈萨克斯坦兴建卡普恰盖水库导致三角洲生态环境恶化。但也正是由于伊犁河注入湖中的水量较大,而湖的中间又十分狭窄,所以造成了巴尔喀什湖水质西淡东咸的局面,也就是说这个湖的湖水西部水质为淡水,而东部水质则为咸水,这种含盐量极度不均的现象,在世界湖泊中非常少见。
如今巴尔喀什湖是哈萨克斯坦重要的工农业经济区,流域面积占哈萨克斯坦总面积的1/8,但养育人口却占哈萨克斯坦总人口的近1/4,可谓哈萨克斯坦重要的工农业经济和人口居住区。
如果说起巴尔喀什湖的历史,总会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怅然若失的情绪,这个世界少有的巨大湖泊在一百多年前还完完全全的属于我们中国,但是如今我们却只能空望西北扼腕叹息了。巴尔喀什湖流域从西汉时期就属于我国,归汉朝的西域都护府管辖,直接听从汉朝中央政令,唐朝时归安西都护府管辖,清朝时由清廷派出的伊犁将军管辖,但是到了18世纪中叶,沙俄开始入侵哈萨克草原和原属伊犁将军管辖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到了19世纪中叶,由于清***软弱无能,沙俄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中国西境的3个大湖──巴尔喀什湖、斋桑泊和伊塞克湖连同周围广大地区,面积达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据为己有,使我国失去了中亚地区最富饶的这些地带。到了苏联于1991年解体后,该湖流域划归哈萨克斯坦管辖。
中亚和我国新疆一带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非常缺乏水汽***,但是巴尔喀什湖却可以提供很好的水汽补充,它的水汽可以向东滋润湖东和新疆西部地区,巴尔喀什湖中盛产各种鱼类,水产***丰富,而且有着丰富的矿产***,湖泊沿岸还分布有哈萨克斯坦的不少工业城市。
巴尔喀什湖现在是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内陆湖。湖面海拔342米,东西长605千米、宽9―74千米,面积1.82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只有6米。巴尔喀什湖是世界第四长的湖泊,面积相当于4个青海湖或者5个鄱阳湖。位于亚洲中部,流经新疆的伊犁河注入巴尔喀什湖的西部,是该湖的主要来水河流,由于湖东部缺少河流注入,同时湖的中部很狭窄,所以该湖形成了西淡东咸一湖两水的奇特现象。
(巴尔喀什湖地理位置)
(清朝时期巴尔喀什湖在中国的位置)
巴尔喀什湖自汉朝以来就是古代中国西北边境的天然国界线,是古代中国西北民族活动的地方。清朝时期巴尔喀什湖曾经是中国和俄国的界湖,但是1864年清***和俄罗斯帝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勘分西北界约》以后,巴尔喀什湖正是脱离中国,苏联解体以后巴尔喀什湖归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勘分西北边界条约》割让的中国土地)
(巴尔喀什湖风光)
巴尔喀什湖所在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较干燥,冬季温度很低,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湖面封冻。巴尔喀什湖盛产各种鱼类,水产***丰富,湖北岸是著名的铜矿地带,沿岸有很多重要的哈萨克斯坦工业城市。巴尔喀什湖面积正在缓慢缩小,湖面水位波动较大,有些年份下降明显。伊犁河是巴尔喀什湖的主要水源,占到湖泊河流入水的80%,中国近几年加大了对伊犁河水***的利用,不过主要是对其支流的水***开发,可以说伊犁河水对两国都很重要。
哈萨克斯坦目前跟我国关系很好,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我们提倡发展睦邻友好的国际关系,所以读者朋友们不要多想,巴尔喀什湖现在是哈萨克斯坦的内陆湖。
19世纪中国与俄国签的主要条约有哪些?
俄国在第二次***战争中割占了我国150多平方公里土地,其中通过《瑗珲条约》侵占的土地面积最大。
时间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1858 中俄《瑗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公里
1860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40万平方公里
1860、1864 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公里
19世纪80年代 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多平方公里
历史课没有吗?
1851年,《伊犁塔尔巴哈通商章程》
1858年,《瑷珲条约》《天津条约》
1860年,《北京条约》
1862年,《陆路通商章程》
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
1881年,《改定条约》(伊犁条约)与
《改定陆路通商章程》
1896年,《中俄密约》,《合办东省铁
路合作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