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旅游网

蚌埠旅游宣传片,蚌埠旅游宣传片***

未来哪座城市有望成为北上广深以外的第五个城市?

中国四个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可以说是神一般的存在,其他城市难望其项背。

除此之外,第五城的争夺非常激烈。

从政治地位看,成都,重庆,天津,郑州,武汉,西安都是国中城市。

蚌埠旅游宣传片,蚌埠旅游宣传片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经济总量看,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天津排名在前十位。

从城市人口看,重庆,成都,武汉,天津,苏州五城常住人口超千万。

从交通枢纽性看,郑州,武汉,成都,西安是国家级枢纽城市。

蚌埠旅游宣传片,蚌埠旅游宣传片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科教文卫看,南京,西安,成都,武汉高校云集,科研能力强。

从经济发展质量看,杭州,南京,苏州,武汉,成都发展较好。

综上所述,第五城我选成都。

蚌埠旅游宣传片,蚌埠旅游宣传片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有四大一线城市都在东部、南部,为平衡发展需要,国家再次提出西部大开发,西部有必要建设一个接近一线城市的大都市,西部国中城市有成都,重庆,西安,相比而言,成都发展水平最高,地理位置最优越,可带动的人口最多。

北上广深是大家公认的,而又实至名归的一线城市,是全国所有城市的标杆。如果未来会有新的城市跻身一线城市之列,与北上广深比肩,那么肯定是会从次一级的新一线15个城市中产生。

按照最新的权威发布,中国15个新一线城市如下:

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

那么,这15个新一线城市未来谁最有可能跻身一线城市呢?我们就一起来一步步的筛选:

这五个城市都是地级城市,政治地位决定了她们要成为一线城市非常难。郑州、长沙和合肥只是在普通省会城市中比较拔尖,东莞和佛山连省会都不是,只是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经济繁荣。

苏州是中国第一地级市,地方经济早就超过省会南京,奈何政治地位不高,又紧邻上海,难以脱颖而出。经济如此发达,却连独立的机场都没有,注定只能是一个特长生。

副省级***单列市,地位不低。但处于伸入海洋的胶东半岛,难以发挥辐射效应,还是专心发展港口物流和旅游产业比较好。

未来有望竞争城市西部城市西安,作为古城长安历史悠久,秦朝皇都,只要做好自身定准定位,国家给予相应支持,会成为有力竞争城市。其二,山东青岛,有能力,其三,辽宁大连,郑卅或武汉,关健做好自身,找准冲击的定位,城市形象宣传片很重要。杭卅,西部城市***或兰卅,内蒙古包头也有冲击目标。

关于一线城市,目前并没有公认的衡量标准,就拿北上广深来说,它们被称为一线城市,也是民间约定俗成的叫法。为什么会把它们归为一线城市,可能与它们经济发达,实力强等因素有关。

其实就拿北上广深四座城市来说,它们的实力也并非不分伯仲,北京、上海的实力明显比广州、深圳高一个档次;而广州、深圳的实力又比其它的城市要强上一筹。

那么未来哪座城市有望成为北上广深之后的第五城?往往很多人会唯GDP来论英雄,如果只从GDP来看,确实迎来了一个变局——广州今年的GDP很有可能被重庆超过!那么问题又来了,重庆大家应该都了解,体量太大了,面积超过8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000万,很明显这已经是一个中下省份的规模了。其GDP那么高,体量优势不可忽视,但整体发展水平,与广州依然有较大的差距,甚至与成都、武汉、杭州、南京等城市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关于北上广深之后的第五城,这要看衡量标准是什么了,如果以实力来划分,重庆、成都、武汉、南京、杭州等城市差距并非很明显;如果以发展水平来划分,除了重庆、成都,后面三座城市略胜一筹。综合来看(实力+水平五五分),小编认为武汉、杭州、南京更好,实力不弱,发展水平高。就好比北京、上海实力强过广州、深圳,但发展水平差距较小的情况。

目前比较公认的中国一线城市有四个,也就是所谓的“北上广深”,第一是北京,第二是上海,第三是广州,第四是深圳。而中国第五大城市的归属也是众说纷纭,那么哪座城市可以被认为是未来中国第五大城市呢?

在区位理论中,城市或者说区域的发展需要关注如下要素:规模经济、外部性、向心力或离心力以及区位竞争。现代区位理论重点描述产业集聚现象,指出“规模经济”是其最大的竞争力来源。由于数量可观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形成了产业链条,造成了很大的规模经济,这种规模经济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形成相关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外部性指在最先进入集聚地点的企业,不可能数量很多,可能是一二家、也可能是三四家。大多数企业是以后陆续进入的。先来的企业会给后到的企业创造了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中间产品、原材料的供应渠道、专业知识的扩散等等正面的外部效益;向心力或离心力指上述的正面的外部性显然还产生对相关企业的吸引力,使产业集聚地点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进入。进入的企业越多,规模经济就越大、效率就越高。但事物的发展就离不开一个“度”的问题,企业过密、过多,就会使投资环境恶化,产生诸如交通、污染、噪音等等问题,使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效益下降,于是吸引力变成了离心力,使相关企业向产业集聚地点的***边缘扩散,直到两种力量相对平衡为止;区位竞争考虑到地区主体如何改善投资环境与潜在对手开展积极的区位竞争,力争本地区成为集聚性投资行为的首选地点,以造福当地人民。

中国百强城市(不含港、澳、台)排行榜是华顿经济研究院编制发布的年度数据,由经济和非经济(软经济)两大系列指标综合而成,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其中,经济指标由GDP和居民储蓄两部分构成,占比61.8%,非经济(软经济)指标由科教、文化、卫生、生态环境四部分构成,占比38.2%。在“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上,北京以93.74的高分稳居榜首,上海、广州分别以88.23分和83.40分列二、三位。70分以上的城市还包括第4位到第10位的深圳、杭州、成都、苏州、天津、武汉和重庆。南京以67.45分列第11位。2019年中国城市GDP(经济总量)上海以38155亿元排在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北京35371亿元,第三至第十一分别为深圳26927亿元、广州23628亿元、重庆23605亿元、苏州19235亿元、成都17012亿元、武汉16900亿元、杭州15373亿元、天津14104亿元、南京14030亿元。可以看出这些城市的排名较为固定,每年变化不大。

而要讨论哪座城市是中国第五大城市,单独谈这个城市本身显然是不合理的,毕竟城市发展趋势之一是人口和经济愈益向大城市群集聚。根据《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6》统计,以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为代表的中国城市群,以巨大的开放空间和发展能量引爆了大规模人口流动。在中国地级及以上的295个城市中,有116个城市常住人口规模超过户籍人口,其中上海、北京、深圳的非户籍常住人口数量分别达到987.3万、818.6万和745.7万,为人口流入规模最大的三个城市。与此同时,有179个城市常住人口少于户籍人口,其中重庆、周口、商丘三个城市外流人口数量分别达到383.8万、356.4万和345万,为人口流出规模最大的三个城市。珠三角城市群GDP规模已达5.8万亿元,长三角城市群达12.7万亿元,京津冀城市群为6.1万亿元,这三大城市群合计创造了全国36.2%的GDP。三大城市群已经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而城市规模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随着城市基础设施水准和管理组织水平的提高,集聚对提升经济效率、丰富城市生活的效益越来越明显。

除此之外,还有中部地区的几个城市带,比如成渝城市带、武汉城市圈等,这些城市圈中出现新兴大城市的概率很大。由于京津冀地区虹吸效应很明显,因此天津想变成中国第五大城市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第五大城市可能就交到了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长三角一体化中。在粤港澳大湾区里,虽然城市发展很快,但是它是集群式发展,想要异军突起超过广州、深圳,难度也挺大,那就只有长三角一体化里面有几个***选手,尤其是规模比较大的,比如杭州、南京,规模小一点儿的就是苏州,但是苏州难度也比较大。成渝城市圈的成都也具有一定的潜力,以及武汉、郑州等。总体排名而言,我觉得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五大城市的,肯定是目前的新一线城市,并且是符合区位发展理论,有这种产业吸纳能力、交通便利、有产业支撑以及有政策支撑的。因此未来我觉得、杭州、武汉、成都、南京都是有可能未来成为所谓的排名第五大城市,而且在某一些排名角度来说,他们已经是第五大城市了。

本网站数据均来自网络,若有文章、图片版权异议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管理员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aliforniahn.com/post/3481.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